2020年12月3日下午,CIDEG学术沙龙第173期“财政盈余、制度约束与政府腐败——基于工具变量的因果关系证据”,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举行。
2020年11月21日,CIDEG第二十七次理事·学术委员会联席会议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举行。
2020年11月16日,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组织召开了“CEMF03氢气氢能与氢经济专题技术研讨会”。
2020年11月5日下午,CIDEG学术沙龙第172期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陈天昊博士做主题分享,他分享的主题为“为何政府需要法院?新兴产业治理中司法与行政互动机制研究”。
《科学学研究》陈劲|底线式科技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本研究立足中国实际,对未来科技安全治理的难点和要点展开预见性分析,论证底线思维在科技安全治理中的内涵和必要性,提出包含"党的领导""举国体制""群众路线""开放包容""底线思维"五个核心要素的底线式科技安全治理体系和人工智能治理底线。
CIDEG决策参考(总第15期): 健全“后疫情”时代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的应急响应机制 作者:中国绿色创新夏季学院(SICGI) 医疗废物管理项目课题组
CIDEG决策参考(总第14期): 生态产业化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优化 ——以尾矿库治理为例 作者:汪越 研究指导:陈玲
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性监管 薛澜 近年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不仅激发了海量的社会需求,解决了传统行业的顽疾,还带来诸多新的社会问题,引发各方对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高度关注。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模式却迟迟难以现身,由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各类问题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和议论。这些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伦理、安全等社会风险,其结果很有可能对社会稳 定产生不利影响,也同时会抑制新兴产业的创新速率。同时,监管部门在识别产业特征、创新规律和引发风险方面存在知识体系、法律规则和风险判断等方面的 困难。因此,如何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产业创新,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资本核算新思路和方法研究 刘世锦 本研究首先综述了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及其存在的不足,剖析了现有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两类方法,即货币量方法和非货币量方法的核心差异点与可能的融合点,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方法和融合货币量核算方法的非货币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的核算框架。
研究通讯 第15期 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监管专题 “CIDEG研究通讯”第15期于2020年5月发布,本期主题为“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监管专题”。
研究通讯 第十四期-生态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专题 “CIDEG研究通讯”第14期于2019年6月发布,本期主题为“生态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专题”。
研究通讯 第十三期-产业政策研究专题 本期《研究通讯》将CIDEG近年关于产业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学术讲座活动及相关的媒体报道摘编如下,供各位专家学者参考。
研究通讯 第十一期-法治与问责专题 本期研究通讯以“法治与问责研究”为专题,摘编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季卫东教授负责的清华CIDEG重大项目《法治与问责》的研究成果,以及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学术委员周汉华、季卫东等人有关“法治与问责”的媒体报道摘要。
研究通讯 第十期-国有企业改革专题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任院长,CIDEG 理事长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CIDEG 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理事,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共同负责的重大课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模式选择》,讨论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焦点问题和深化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变的改革模式,并引申出以国有企业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举措,对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课题开展期间,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被多次上报中央有关部门,并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认可,对我国开展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本期研究通讯节选了该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同时结合CIDEG近期举办的“日本 PPP 项目和僵尸企业处理经验”专题论坛讨论内容及相关工作论文,对国企改革研究提出若干观点,供读者参考。
研究通讯 第九期-“新常态”下的城镇化专题 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李强院长主持的“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专项重大课题,以多个县市的城镇化模式为例,在大量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镇化的推进主体、核心要素和空间层次。研究兼顾我国地理、经济和人文区划,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提出一种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予以验证和完善,从而为指导就近和就地城镇化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推进就近和就地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管理制度、扶持政策、运作模式等一整套理论、政策和制度体系的建构。研究报告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提出 “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城镇化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研究通讯 第八期-中国公共治理体系改革思路研究专题 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CIDEG主任薛澜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中国公共治理体系改革思路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治理体系的三个核心要素展开研究。项目通过相关维度的理论研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且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改革提供若干思路,为“十三五”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通讯 第七期-中国车用能源战略研究专题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长陈清泰先生领衔组织“电动汽车百人会”在清华宣布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先生承担的清华CIDEG重大项目——《中国车用能源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研究通讯 第六期-全球治理研究专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人类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生态等全球性问题日显突出,全球治理成为必需。在各国的国家主权事实上已经受到不同程度削弱的今天,全球治理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CIDEG一直关注全球治理的研究,围绕全球治理的概念、学科参与、治理机制与实践等问题,邀请业界专家和学者举办了系列的研讨活动。
研究通讯 第五期-中国科技政策与财政科技拨款体制研究专题 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遇到很多亟待研究的问题。结合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参考国际先进科技体制和政策的经验,针对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科技竞争力,薛澜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本期研究通讯中,我们摘编了薛澜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关于科技财政体制的一些观点和政策建议,供各位专家、学者参考。
E-mail: cideg@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86-10)62772497 传真:(86-10)62772497
地址: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1 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