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教授将在对中国现有增长及工业化、城市化模式的形成和机制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城乡土地管理体制各个主要领域的政策演化及其局限,并探讨如何通过环环相扣的改革方案设计和政策组合来逐步扭转现有模式累积的各种扭曲,并最终推动环环良性的渐进式改革。这些解决方案都是在既有政策框架的基础上以逐步缓解现有矛盾、减少既有扭曲为目标的适度调整。既不是推倒重来,也非无关痛痒的修补,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激励相容”的联动改革逐步扭转现有土地制度引发的效率低下和分配不公问题。报告将针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成片开发”实施征地的门槛,政府征地补偿的模式及标准,以及农村土地整理、确权和农村土地所有制走向,各类土地指标的空间转移及跨区交易,城市低效存量用地再开发,城中村、城边村及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等多个问题,提出与现有政策不同,甚至还充满张力的改革建议。
4月23日,第三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青年学者论坛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旨在邀请“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获奖的青木学者分享最新研究,并与学界各领域的前沿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对话。本届论坛也作为“第六届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论坛”的一部分,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公共管理评论》共同举办。
4月26日,为系统全面探讨中国低碳转型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由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组织,联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系统工作专业委员会共同在京主办第七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年会。本届年会以 “加速低碳转型·赋能美丽中国”为主题,邀请了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的14家合作机构,1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论坛的发言和讨论。论坛就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核心议题共组织了八个平行论坛,专家们分享了中国低碳转型路径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能源模型研究者最新的学术成果。围绕低碳转型如何赋能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关键问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政策建议。本次年会吸引了50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校学生现场参会,同时论坛通过清华大学视频号、清华大学CIDEG、新浪财经、中国能源网、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多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近9万人在线观看。
清华大学CIDEG与Nature Research于2020年、2021年连续发布GIHI指数报告,对国际科技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进行持续追踪,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今年是GIHI指数报告第三次面向全球发布。
高世楫: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改善全球能源供应和安全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能源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以来,中国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五是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CIDEG学术委员高世楫受邀出席202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题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携手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的演讲。
《CIDEG决策参考》总第28期 省际贸易隐含碳与分区施策的省级减排路线图设计 作者:胡鞍钢 高宇宁 李萌 《CIDEG决策参考》总第28期 省际贸易隐含碳与分区施策的省级减排路线图设计
《CIDEG决策参考》总第27期 以互联网法院的大数据判决分析助力新兴产业风险识别与精准监管 作者:陈天昊 赵静 徐玮 苏亦坡
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性监管 薛澜 近年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不仅激发了海量的社会需求,解决了传统行业的顽疾,还带来诸多新的社会问题,引发各方对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高度关注。与之相匹配的监管模式却迟迟难以现身,由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各类问题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和议论。这些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伦理、安全等社会风险,其结果很有可能对社会稳 定产生不利影响,也同时会抑制新兴产业的创新速率。同时,监管部门在识别产业特征、创新规律和引发风险方面存在知识体系、法律规则和风险判断等方面的 困难。因此,如何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产业创新,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资本核算新思路和方法研究 刘世锦 本研究首先综述了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及其存在的不足,剖析了现有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两类方法,即货币量方法和非货币量方法的核心差异点与可能的融合点,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方法和融合货币量核算方法的非货币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的核算框架。
研究通讯第十六期 碳中和专题 “CIDEG研究通讯”第16期于2021年7月发布,本期主题为“碳中和”。
研究通讯 第15期 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监管专题 “CIDEG研究通讯”第15期于2020年5月发布,本期主题为“新兴产业发展与适应监管专题”。
研究通讯 第十四期-生态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专题 “CIDEG研究通讯”第14期于2019年6月发布,本期主题为“生态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专题”。
研究通讯 第十三期-产业政策研究专题 本期《研究通讯》将CIDEG近年关于产业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学术讲座活动及相关的媒体报道摘编如下,供各位专家学者参考。
研究通讯 第十一期-法治与问责专题 本期研究通讯以“法治与问责研究”为专题,摘编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季卫东教授负责的清华CIDEG重大项目《法治与问责》的研究成果,以及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学术委员周汉华、季卫东等人有关“法治与问责”的媒体报道摘要。
研究通讯 第十期-国有企业改革专题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任院长,CIDEG 理事长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CIDEG 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理事,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共同负责的重大课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模式选择》,讨论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焦点问题和深化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变的改革模式,并引申出以国有企业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举措,对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课题开展期间,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被多次上报中央有关部门,并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认可,对我国开展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本期研究通讯节选了该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同时结合CIDEG近期举办的“日本 PPP 项目和僵尸企业处理经验”专题论坛讨论内容及相关工作论文,对国企改革研究提出若干观点,供读者参考。
研究通讯 第九期-“新常态”下的城镇化专题 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李强院长主持的“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专项重大课题,以多个县市的城镇化模式为例,在大量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镇化的推进主体、核心要素和空间层次。研究兼顾我国地理、经济和人文区划,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提出一种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予以验证和完善,从而为指导就近和就地城镇化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推进就近和就地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管理制度、扶持政策、运作模式等一整套理论、政策和制度体系的建构。研究报告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提出 “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城镇化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研究通讯 第八期-中国公共治理体系改革思路研究专题 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CIDEG主任薛澜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中国公共治理体系改革思路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治理体系的三个核心要素展开研究。项目通过相关维度的理论研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且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改革提供若干思路,为“十三五”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通讯 第七期-中国车用能源战略研究专题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长陈清泰先生领衔组织“电动汽车百人会”在清华宣布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先生承担的清华CIDEG重大项目——《中国车用能源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研究通讯 第六期-全球治理研究专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人类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生态等全球性问题日显突出,全球治理成为必需。在各国的国家主权事实上已经受到不同程度削弱的今天,全球治理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CIDEG一直关注全球治理的研究,围绕全球治理的概念、学科参与、治理机制与实践等问题,邀请业界专家和学者举办了系列的研讨活动。
E-mail: cideg@tsinghua.edu.cn 联系电话:(86-10)62772497 传真:(86-10)62772497
地址: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22 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