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观点

蔡昉:共同富裕经济学发布时间: 2021-07-29

2021年7月2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CIDEG学术委员蔡昉教授作为青苗计划主讲人,为大家带来了“共同富裕经济学”讲座。“清华大学CIDEG”特将演讲内容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本次演讲跟以往不同的是希望将政治宣示转化为经济学分析,并以共同富裕为例进行详细阐述,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出发,提升同学们的政策转化分析能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在各种场合与文件都强调了这一论断。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方面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发展,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从经济史角度看,增长并不主动解决分享问题,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解决好分配问题。于是我们就能从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两个理论出发分析共同富裕。蔡教授进一步指出,我们应当突破传统经济学单一、简单的发展范式,努力将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国家理论相结合,并将其作为研究的方向。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主题为“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蔡昉教授认为做大蛋糕要将发展视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将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如果能够继续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进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那么我国可以在2025年实现人均GDP超过14000美元,到2035年人均GDP接近23000美元,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也是通向共同富裕的一个基础。其次经济增长要与收入增长同步。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GDP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性非常强。保持这个同步,意味着人均GDP的提高可以转化为居民收入的提高。因此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的份额以及劳动报酬的份额。最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要叠加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尼系数有所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下降,但目前下降趋势已趋于平缓,我们应当继续努力使基尼系数下降到0.4以下。但初次分配不太可能把收入差距降到这个水平,要想把收入结构改善到合理水平,最终还要借助再分配的手段。因此,进入新发展阶段,再分配应该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第二部分主题为“促进和扩大社会流动”。蔡教授认为,社会流动既有物理、地理上的横向流动,也有居民收入、社会阶级变化的纵向流动。现在劳动力横向流动的速度显著放慢。在这个时候,纵向流动就更加重要。因此蔡教授提出应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概有接近1亿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脱贫以后的人口仍是低收入群体,如何让他们逐渐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非常重要。其次是进城的农民工,虽然他们月收入已接近中等收入群体下限,但他们没有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很多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也不均等。如何使这部分人变成中等收入群体,意义非常巨大。最后是让老年人过上中等收入生活。目前我国60以上老年人高达2.7亿,这是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后备军。让老年人过上中等收入水平的生活,是我们老有所养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是社会福利全覆盖均等化。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第二阶段是投资驱动;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对中国来说,我们的核心是把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紧密结合,让两者同时发挥作用。2012年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是供给侧方面,是我们的潜在增长能力。但随着中国总人口越来越接近于零增长,我们越来越遭遇到需求侧的制约,也就意味着我们面临双重制约。所以我们必须将两种驱动结合,在供给与需求侧同时发力。同时蔡昉教授还认为,现代化不能回避的就是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建设。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大概在人均GDP一万美元到两万五千美元期间,政府的社会支出平均将提高10个百分点。我国从现在到2035年正处在这个阶段上,因此我们必须要真正建立起这个制度。最后蔡昉教授指出,中国特色福利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就是围绕七个“有所”实现全覆盖和均等化,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讲座结束之后,大家纷纷向蔡昉教授请教自己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想法与困惑,蔡昉教授也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


感谢蔡昉教授不辞辛苦为青苗授课!讲座至此圆满成功!



学术活动
清华-财新论坛
学术年会
国际会议
学术沙龙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CIDEG竞赛
研究项目
产业发展
环境治理
制度变迁
研究报告
CIDEG政策研究报告
最新研究报告
历年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团队
研究员
博士后
访问学者
成果出版
CIDEG研究论丛
CIDEG文库
服务经济译丛
服务外包与中国服务业发展丛书
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