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观点

白重恩:引入“零次分配”概念,分析不同的分配环节中公平与效率平衡发布时间: 2021-12-09

12月4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白重恩参加以“大变局中的创新突破”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青年企业家峰会,并提出:引入“零次分配”概念,可以更好地分析不同的分配环节中公平与效率平衡的体现。


所谓“零次分配”是指在进入生产之前各要素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


在白重恩看来,在零次分配方面,特别要强调机会均等,因为机会均等对平等和效率都有帮助。这既体现在人力资本上,同时也体现在物质资本上。


人力资本方面,白重恩表示,在进入市场之前,受教育、身份差异,不同人群在人力资本上存在差异。“零次分配”的重点在于实现身份的平等和公共服务的更加均等。


“(需要考虑)不同群体都要有均等的机会来获得教育等公共服务,消除身份所带来的差距。这些问题与当前的一些体制机制有关。尤其是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不同群体难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白重恩称。


物质资本方面,白重恩表示,“零次分配”重点体现在如何平衡各群体在市场获得资金的机会上。


白重恩举例称,土地是农民所拥有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但在分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农民拥有宅基地、农村集体用地和土地承包权的实际情况,还应关注到其相应的产权交易范围仍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产权怎么使用,收益怎么分配、处置,这些问题都可以在“零次分配”环节予以解决。


如何影响“零次分配”?白重恩称,这就需要对各要素的使用进行规定。其中,有两个新的要素应给予特别重视。


一个是数据要素。当大众可以在数据要素的贡献中更好地参与分配,将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另一个是生态要素。在追求“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一个关键办法就是对碳排放权进行交易。如果将碳排放权看作是一种生态要素,当前,这一要素分配给了发电企业,未来或可考虑将该要素分配给居民,激励其减少能源的使用,并将多余的碳排放权用于交易,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对共同富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学术活动
清华-财新论坛
学术年会
国际会议
学术沙龙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CIDEG竞赛
研究项目
产业发展
环境治理
制度变迁
研究报告
CIDEG政策研究报告
最新研究报告
历年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团队
研究员
博士后
访问学者
成果出版
CIDEG研究论丛
CIDEG文库
服务经济译丛
服务外包与中国服务业发展丛书
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