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position: Home > Academic Activities > Academic Salons
  • Related articles

CIDEG学术沙龙第154期 |李政涛:高温对我国居民福利的影响Release time : 2018-06-25

  • 时间

    2018年6月22日

  • 地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02会议室

  • 主讲人

    李郑涛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

  • 主持人

    赵静 公管学院助理研究员、CIDEG主任助理

  • 评论人

    徐建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副教授 朱俊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 内容

    高温对我国居民福利的影响

        6月22日下午,CIDEG学术沙龙第154期暨SICGI第7期青年学者沙龙在清华公共管理学院302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李郑涛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高温对我国居民福利的影响”。并邀请到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副教授徐建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朱俊明担任点评嘉宾,沙龙由公管学院助理研究员、CIDEG主任助理赵静主持。

        讲座伊始,李郑涛老师介绍了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温度上升所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森林火灾等,以及高温所带来的种种福利损失。在中国,仅2016年一年,就有22个省份报告了极端高温的出现(温度达40度),68个城市高温突破了历史记录。在宏观层面,相关研究较多,如高温对企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微观方面的影响评估逐渐成为今年来的研究重点。高温对人体影响的主要触发机制是通过影响血液在大脑中的流动速度,进而影响人的认知实现的,关注点包括高温对死亡、劳动力、学生学术表现等方面的影响。但在个人层面,尤其是对于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还是很好。本研究的两个主要目标就是研究客观温度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人们面对高温时的适应性。

李老师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情况:气象数据,如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雨、气压等来自于中国820个气象站点的数据。个体层面的主观幸福感(SWB)和社会经济特征来自于2010-2017北京大学四轮家庭追踪调查(CFPS)。研究的核心被解释变量是SWB,通过问卷调查受访者对于其生活满意度的回答来确定。本研究中的核心解释变量是温度指数(Heat Index),李老师具体介绍了其计算方法,并说明了没有直接选择温度变量的原因。通过受访者接受调查的具体日期和具体地点,课题组还与时空上的气象数据进行了匹配。

在具体的回归模型中,为了研究高温对于主观幸福观的影响以及人们面对高温时的适应性,将解释变量HI设置成不同的温度区间,除了用受访当天的温度之外,还加入了过去一年、半年、三个月、一个月、两周、一周等时间段内在HI不同区间的天数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发现,高温和持续的热潮显著降低了南方人民的主观幸福感,同时存在城市和农村的空间异质性影响。此外,研究还计算了高温所带来的福利损失,并对我国的高温预警体系提出了一定的政策意涵。

        在点评环节,徐建华老师称赞了李老师精彩的报告和规范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并对具体的因变量测量等方面的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建议。朱俊明老师肯定了研究的新颖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因变量的设置所可能带来的有偏估计、变换因变量测量方法、以及研究的推广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赵静老师和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邓兴华老师也做了补充点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6月18日)

Academic Activities
Themed Forums
Symposia
Academic Salon
Research Activities
Research Projects
Research Report
Pubddcations
CIDEG Translation Series
CIDEG Research Series
CIDEG Decision Reference
Other CIDEG Publications
Media Coverage
About CIDEG
News
Introduction
Annual Report
Contact Us

请填写报名信息

Full name:

Mailbox:

Mobile 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