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今年迎来了第18届,自2000年创办以来,为推动中外发展政策交流与国际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3月18日-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全球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议题进行探讨。CIDEG众理事和学术委员受邀出席并在不同主题分论坛担任主持或发言嘉宾,“清华CIDEG”特将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汇编如下,以供参考。
薛澜:从新科技革命到新产业革命
3月18日,薛澜主任主持了本次论坛的“从新科技革命到新产业革命(二)”分会场的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熊群力、特斯拉汽车公司全球总裁乔•麦克尼尔、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董事会副主席克里斯托夫•拜尔。会场上各嘉宾讨论了农业的变革、可持续能源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以及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进步。
薛澜主任主持“从新科技革命到新产业革命(二)”分会场讨论
薛澜主任最后总结到:第一点是新的科技革命,新的产业革命颠覆了我们原来对产业的认识和产业竞争战略的认识。第二点是这是新产业革命,对社会带来了各个方面的影响,我非常高兴听到了对就业问题,教育的问题,法律问题,包括了对伦理道德等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所以我们全社会需要在这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三点是应对,包括怎么样能够去让他们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企业需要有充分的适应能力去创新,同时也需要我们公共政策,政府的创新,需要公众的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钱颖一:对话库克 全球化新环境下的创新
3月18日,清华经管学院院长、CIDEG理事钱颖一教授和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以“全球化新环境下的创新”为主题上演一场重量级对话。钱颖一院长跟苹果CEO蒂姆·库克针对AR、AI、移动支付、全球化、企业社会责任、科技企业泡沫等问题对话,库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1. 谈AR:教育类AR是苹果追求的目标。
钱颖一:你曾经说过增强现实(AR)对于技术行业和苹果是下一个技术,你能不能讲一下如何看增强现实(AR)?
库克:AR不是割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更好促进人们的联系,但需要传感器、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其中,教育类应用是苹果研发AR技术追求的目标。
2. 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
钱颖一:在移动支付方面,在清华校园,老太太卖西瓜都用移动支付
库克:这是件好事,更加便捷和安全,这些小事件意义重大,我很赞赏中国在这方面很有远见。
3. 全球化不均衡,靠教育提升平等性
钱颖一:全球化的蛋糕越做越大,但利益的分配不均衡,你怎么看?
库克:教育可以提升人们的平等性,全世界要更加努力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政府税收、社会项目等都能提供公平的机会。但我觉得教育最重要。
4. 硅谷该多向中国学,同时硅谷氛围轻松有助创新
钱颖一:中国需要向硅谷学习哪些东西来创新?举个中国应该学习的例子。
库克:硅谷应该更多向中国学习。硅谷的氛围很轻松,对创造力很重要,繁文缛节越少,组织结构越好,更能激发创造力。
5. 苹果在中国保证100%清洁能源 亦有责任保护用户安全
钱颖一: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苹果如何帮助中国实现更绿色的发展?
库克:苹果在中国保证100%清洁能源,也可以帮助合作伙伴更加绿色发展。2020年会在中国建立越来越多清洁电力设施,河南、四川、内蒙古等等。我们的目标是在全世界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现在达到96%。
白重恩:以加速开放稳汇率并“拉住欧洲”
3月1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CIDEG学术委员白重恩主持了深度对话(四):全球化与中国的不平等。
在讨论中,白重恩指出,人民币汇率后期面临不确定性,且美国可能退出全球化,在此情况下中国应考虑在欧洲一系列大选前释放开放信号,拉住欧洲,同时带来更多资本流入。他表示,人民币汇率近期大体平稳,但是谁也说不好之后美国升息或市场对各类政策反应是否会让美元再次快速升值。中国目前更多依靠严格执行资本项管理措施,同时寄望人民币后期不面临大的贬值压力。短期内当然不得不如此,但是中长期还是得想办法。在他看来,关键还是得依靠更多的资本流入,借此抵消一些不可避免、正常的资本流出。他表示,资本流入方面,有两个渠道可以谋划,一是股票、债券等组合投资,这一方面目前已经在做,但是此类资本流入进出都快,很不稳定,潜在风险较大;更好的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这几年外商直接投资是逐年下滑的。他认为,应该把外商直接投资看成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对外商直接投资应该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用更多的手段吸引他们,比如有些行业目前规定必须要合资,但欧洲企业不愿意合资,或许可以考虑能放的就放,尤其是那些与美国谈BIT本来就准备要放的领域。
蔡昉:中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富先老和劳动力短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CIDEG学术委员出席了会场(五):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蔡昉表示,中国人口的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人口的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和人口的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富先老和劳动力短缺两个方面。怎么解决人口红利的消失呢?他认为,要想办法把农民工留在城市,关键就在于户籍制度改革。目前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的速度还不够快。要真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好的制度条件,合理分担改革成本,合理分享改革红利的预期。
刘遵义: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与创新
3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CIDEG理事作为发言人出席会场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与创新。
刘遵义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到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各个教育阶段。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发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需求,然后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教育。“对于儿童教育,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儿童有什么兴趣,并引发他们的兴趣。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做研究、做分析,而且可以使教育变得更有个性化的特点,当然这里面必须要包括人性的这种智能。”刘遵义说。
在刘遵义看来,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未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而且人工智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更擅长于哪些方面。“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教儿童语言,也可以找到更适合儿童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儿童更好地去学发音、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
不过,刘遵义强调,在数据和分析方面,人工智能可能比人脑要做得更好,但是人工智能所发挥的作用要掌握在负责任的人手里,必须要有一个有力的控制,比如说一旦机器人出现了什么问题,必须能够及时控制这些机器人。“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更好地应用,让它能够为人类服务。”
卢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筹备工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CIDEG理事卢迈参与并筹备了多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此次论坛中,他担任第一单元开幕式、分组会会场一:新型政商关系与反腐败等环节的主持人。组织大家围绕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等主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