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利用PPT给大家讲讲什邡事件的故事的,今天到了会场才知道会议组织者希望讨论深入,可以不用PPT。我就简单扼要地讲讲我们在什邡“田野调查”获得的印象吧。到什邡去看过后,我们发觉跟北京的媒体讲的并不是一回事,它不是邻避事件,也不是环保运动。我们认为它的背后潜隐着的是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我们在当地看见的情况是,第一,工程项目所在地周边的村民并不反对这个事情,村民说他们拿到补偿的钱不少,为啥子要反对?况且企业早就承诺,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当地周边村民可以优先安排就业,哪个不高兴?所以当地村民并不反对这个项目。这就跟“邻避”所说不是一回事了,邻避,不就是不让工程项目建在“自家后院”吗?,人家村民却同意在这里建这个项目啊;第二,事件刚开始,在什邡广场签名的时候,征集签名,就有好些人讲,“只要企业答应给大家每人发个一,二万;二,三万补偿,我敢肯定,大多数人都不会‘闹’了。我们镇上前几年就是这样,有企业给钱就能摆平,就不闹了。”这是第二个;第三,就是什邡事情闹过了以后,到什邡去看,一切照旧。当地磷化工厂很多,生产依旧,排污依旧,但群众不‘闹’了。 “保护环境”显然并未成为地方政治精英、企业家和群众的“共识”和“共同理念”。 闹,不闹,好象与“邻避”、环保这些话题并不搭界。
还有,我们调查还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若隐若现的利益集团博弈。到现场一看,鸭子河的上游是工程项目选址地,在建的是这个项目;而鸭子河的下游却是四川省另一个著名民营企业,生产的是闻名省内外的名牌啤酒,在它的下游还有当地另一家有名的矿泉水厂;上游是在建冶炼工程项目,下游是早就成规模、成气侯的食品工业,这样的布局,下游的企业显然并不认可;第二,环保部下达的批文明确讲清楚了,为了控制当地排污总量,这个项目成以后,必须要关闭什邡另外20多家化工厂。这些化工厂企业中就有人私下给我们讲,“我过去是合法注册、登记,照章纳税,这些年一直都是这样运作的,也没有谁说我不合适的。为什么你来了就让我关闭,就说我这不合适那不合适?类似说法让我们体会到,县域经济因一个企业的进入打破了旧有的利益格局,不平衡了。这些企业遭受到的影响,乃至损失该谁补偿,怎么补偿,从来就没有说清楚。所以这个事闹起来以后,它就不是我们一直所看见的“环保”那么一个话题了。“环保”仅是议程设置出的一个说法。利用环保的命题把所有人动员起来,用环保的说法阻止你的进入。你不进来,我们旧有的利益格局就维持住了。这是我到现场看了的感觉。我也体会到,环境问题,实质是利益问题;它不仅表现为社会与自然的对立,而且还表现为不同利益集团的互动、博弈;不同社会力量的抗衡。我先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