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中国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作为“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成立十周年”系列研讨会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研究员,清华CIDEG理事会理事长陈清泰召集并担任本次研讨会的主席。研讨会还邀请了产业发展领域的学术专家、研究员等十多人共同参会,包括: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高宇宁、中国科技部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卸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吕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同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巫永平、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主任张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CIDEG主任薛澜教授主持了研讨会。
薛澜教授主持研讨会薛澜教授首先欢迎各位嘉宾和学者的到来,并介绍了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的基本情况以及十年来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薛澜教授说CIDEG希望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回顾以往的研究工作,对有学术价值和政策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同时总结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召开“CIDEG十周年”系列研讨会,更希望通过研讨的形式,展望CIDEG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制度变迁这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上的未来和规划。
陈清泰理事长担任研讨会主席并致辞陈清泰理事长为研讨会致辞,他指出产业发展一直是CIDEG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的背景下,召开这个研讨会非常有针对性。随后,陈理事长结合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做了“推动产业调整”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投资高速增长已成为历史。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总需求的正在下降,制造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这种变化不是短期的。目前总需求结构的变化正在对中国供应产业的生产和投资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青木昌彦教授今年4月份在中国的几次演讲中反复提到中国的人口红利正由正效益变为负效益,中国要保持人均GDP的实际增长,必须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稳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陈理事长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交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产业存量的升级和调整,必须与新一轮产业革命相结合,力争实现跨越。改革要以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为基础,依靠效率的提升,而不是规模扩张来实现。通过改革释放和充分利用资源,是保持中低速增长的一个基础,也是近期保持中长期增长的一个基础动力。
中国科技部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吕政发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高宇宁发言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主任张帏发言研讨会分为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三个分议题进行讨论,每个议题有两位嘉宾首先进行主题发言。中国科技部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吕政首先就产业发展与创新和制造业的新增长点两个主题进行了发言,主题发言后与会嘉宾围绕产业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和研究进行了热烈讨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高宇宁和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主任张帏则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产业政策》和《中国光伏产业潮起潮落:探源、反思与启示》,这两个项目都是由CIDEG资助开展的。嘉宾们就研究项目中感兴趣的问题与作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第三个议题——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江飞涛的主题发言为《如何确保政府制定合意的产业政策》,陈劲的主题发言为《十三五产业创新展望》。在该环节的讨论中,嘉宾们表达了对中国产业发展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产业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所有与会嘉宾在研讨会上进行了充分的发言和讨论。
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卸林发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巫永平发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同三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发言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发言
本次研讨会作为“CIDEG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对明确CIDEG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梳理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同时,在中国经济下行的现实背景下,组织产业发展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务实的研讨,也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未来,CIDEG仍然会将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的研究领域,以研究成果来推动产业发展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