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政策参考

关于印发《杨浦区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发布时间: 2023-06-20

关于印发《杨浦区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杨府发〔2021〕3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

《杨浦区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十四五”规划》已经2021年6月15日区政府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7日  

 

 

杨浦区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上海全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节点,也是杨浦区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核心理念,高起点推进“四高城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五年。面向“十四五”,杨浦区将坚定不移举创新旗、走创新路、打创新牌,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初步建成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2035年全面建成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

《杨浦区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十四五”规划》根据《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是指导杨浦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杨浦区坚持“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核心理念,全力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构建“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提升,杨浦区双创综合指数2019年提升到261.4,年均增长率17.4%。截至2020年底,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9.04件,位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973家,位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杨浦区发展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称赞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2018年4月,李克强总理视察长阳创谷,提出以“长阳创谷”为标杆建设“世界级创谷”,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典范。杨浦区多次被国务院列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2020年,杨浦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和上海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区。

(一)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创新机构高度集聚。截至2020年底,全区集聚了1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占全市54%;100多家科研院所、21家国家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市1/10;33个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占全市1/5;纳入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14家,占全市1/5。

创新人才持续增加。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201人,大学生创业企业2322家。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两院”院士66名,占全市1/3。累计引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256人、海外人才创业企业689家、上海领军人才21人、上海创业类“浦江人才”32人。

创新平台密集落地。国家级技术要素市场——上海技术交易所落户杨浦并开市运营。成功创建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平台、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市级功能型平台。推进埃森哲中国创新中心、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中心、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等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平台+技术支撑+创新企业+场景应用”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链。

科技金融不断完善。出资组建人工智能、双创孵化等3支母基金,母基金规模达96.48亿元,投资了高榕资本、武岳峰基金等26家子基金,子基金规模超过276亿元;出资组建东方明珠、中兵北斗等4支产业基金,规模超过130亿元;截至2020年底,各类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投资本区企业60家,引入区内投资额64亿元。建立双创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设计推出“科技履约贷”市区联动项目、“科创保”等政策性金融产品。

(二)产业体系逐步健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1+6+4”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先后发布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专项政策。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12.8%、16.2%,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3.9%。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现代设计、科技金融被列为上海市产业地图杨浦重点发展产业,在线新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实现逆势飞扬。

企业培育亮点纷呈。截至2020年底,全区集聚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31家。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104家。率先在全市实施区级“双创小巨人”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双创小巨人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000余家一批新生代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产业集群态势明显。在人工智能、现代设计等产业领域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创新生态。依托上海市大数据创新基地和云计算创新基地等功能载体,300多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快速发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集聚一批规模设计企业和约1.8万家中小型设计企业。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落户杨浦,区块链智库、培训、生态等要素初具规模。

(三)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空间布局日趋合理。优化“西中东”创新协调发展格局,西部核心区“创新经济走廊”内涵不断深化,大创智功能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获批市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中部提升区“创客生态社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长阳创谷成为首批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试点基地。东部战略区“滨江国际创新带”功能日趋完善,杨浦滨江生活秀带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空间协同逐步增强。全区创新创业资源“串珠成链”,形成“20+4+4+1”的创新“U”场:20家科技园区平稳发展,“一廊一圈一谷一园”建设成效显著,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路、环上海理工大学等四大创新创业街区影响力不断增强,杨浦滨江全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逐步提高。

(四)双创环境不断完善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聚焦“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试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88个事项实现异地通办。率先落实“两个免于提交”举措。连续三年发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出“政银通”“税立方”、人才服务“无否决”窗口和“小火炉”等特色服务,形成“杨浦区服务创新创业十项首创性举措”。

双创氛围更加浓厚。坚持举办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站、Slush国际创投大会等国际化双创品牌活动。连续五年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主会场,特别是2017年长阳创谷成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参观人次达15万人。连续五年举办上海·杨浦创业之星全球大赛,累计吸引1000余家企业参赛。将创新创业融入社区,获批市级特色创业型社区的街道数位居全市前列。

(五)创新网络快速拓展

长三角联动有新突破。倡议组建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杨浦区被推选为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所在地。“发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用”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做深做实长三角双创券通用通兑、长三角创业地图、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指数等联动实事项目,促进长三角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与无锡、宁波、嘉兴、铜陵等地共建“科创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组织。

国际合作有序推进。建立创新创业国际顾问制度,为杨浦区双创国际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全面对接美国硅谷、以色列等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与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丹麦科技创业中心等地区和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与5个国际科技创新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吸引全球创新资源辐射集聚。

“十三五”期间,杨浦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发展之路,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杨浦方案,创造了杨浦经验。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应对,实现创新突破。

一是创新要素流动仍存障碍。推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还面临土地、人才、技术、融资等诸多难点堵点,产学研优势尚未充分释放,区校企联动仍需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需着力提升,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二是创新主体能级亟待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但支撑作用仍显不足,区内创新型企业总体呈现阶段偏早、规模偏小的特征,具有标杆性和引领性的新生代头部企业相对匮乏,新兴产业的集聚度和贡献度有待增强。三是创新空间载体有待优化。受资源禀赋、综合交通、开发时序等因素影响,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发展尚不均衡,现有载体的品质、能级和智能化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四是创新治理环境还需完善。营商环境改革需要久久为功,现有监管制度尚不能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需要,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二、发展趋势

(一)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向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杨浦区要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迎接全球变局挑战,把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使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二)我国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数据、技术、人才等资源成为生产要素新范畴,对推动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党中央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杨浦区要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把培育创新型经济作为关键任务,加快提升创新创业质量水平和创新系统整体效能。

(三)上海全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面向“十四五”,上海将紧紧围绕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做强做优“五型经济”的战略定位,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勇做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协同创新,为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能。杨浦区要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引领功能,主动承担重任,把创新策源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夯实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的功能地位

(四)杨浦亟需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对标中央、国家以及市委市政府新要求,杨浦区要巩固在创新驱动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等方面的良好基础,坚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高标准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努力构建更精益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持续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将双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将制度开放优势转化为先行先试突破点,实现科技创新全方位提质增效,为杨浦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的增长极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创新源提供动力支撑。

三、指导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全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紧抓住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不断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核心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积极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的增长极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创新源,努力建设“四高城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杨浦的创新力、吸引力、辐射力,打造引领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示范标杆。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校联动,强化创新策源。持续推进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发展,拓展联动领域,创新联动机制,放大联动效应,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增强区域创新策源动力。

——坚持多链协同,强化价值实现。坚持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协同发展,以成果价值实现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活力转换为杨浦引领上海乃至全国科技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与发展实效。

——坚持融通发展,强化空间协同。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长三角等跨区域协同创新。围绕“一核引领、两翼齐飞、多点发力”的城区发展格局,推进空间格局协同、均衡发展,凝聚科技创新发展合力。

——坚持国际引领,强化要素汇聚。对标全球最高标准,以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活动为纽带,以大平台、大项目、大通道为依托,强化知识、技术、数据等新要素和人才、资本等传统要素融合汇聚,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先行先试。对标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等改革实践,争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杨浦区率先推广,积极探索一批原创性强、含金量高的“小切口”改革举措,为全国制度创新提供杨浦样本。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成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型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科技创新服务更加优化,创新治理体系逐步完善,融通创新格局基本形成,为杨浦建设“四高城区”提供重要支撑。

——知识型创业的生态活力显著增强。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核心理念,以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型创业为重点,建立健全高品质的双创精益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国际化的自然与人文共融,创新与产业互动的创客家园和创新高地。

——引领性创新的策源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高校院所集聚优势,完善区校联动机制,汇聚一流创新人才,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区域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产学研融通创新内涵不断丰富。

——高能级产业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以培育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前沿新兴产业集群为导向,聚焦人工智能、现代设计、位置服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努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引领相关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开放型创新的空间格局显著完善。以功能提升引领“西中东”空间布局再优化,杨浦滨江、大创智、大创谷、环同济等四大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联动发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更加完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有序开展,双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功能全面升级,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

五、主要任务

(一)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

1.持续深化区校融合发展

打造区校融合升级版。强化高校院所创新策源的主体支撑作用,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对口联系区内高校院所机制,更大力度加强区校合作,支持复旦大学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智能建造平台、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上海理工大学理微医工交叉产业化平台等建设。围绕高校“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支持区内高校发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和医工交叉等前沿学科,积极承接国家、市级各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重大项目。

激发高校创新溢出活力。完善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加强“校园企”创新创业合作,支持区内高校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围绕重点学科方向,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领域原始技术创新,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组建校外转化基地等方式,增强中试服务和成果转化等能力,不断扩大创新溢出效应,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形成更多原创性成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2.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打造技术要素交易高地。把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机遇,夯实上海技术交易所功能,全力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在鼓励财政资金支持成果进场交易,探索技术权益登记机制,推动交易凭证“一证通用”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规范交易、进场免责的保障机制,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扩大技术交易规模,为上海乃至全国健全技术交易制度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作出示范。

深化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支持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搭建国际技术转移渠道网络,建立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协同机制,服务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全球研发、技术转移,促进技术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大力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其在技术搜索、概念验证、投融资、产业技术转移等方面形成特色服务模式和产品,鼓励众创空间、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技术转移功能。对标绩效导向的评估机制,积极培育国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区内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加强机制保障,形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相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运用能力。支持区内高校院所落实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决策流程,使高校院所成为催生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

3.拓展功能型平台新内涵

提升现有功能型平台能级。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深入推动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平台、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功能型平台建设,鼓励各类平台不断强化核心功能,优化服务机制,在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推进前沿技术开发,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业对接平台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培育一批创新功能型平台。积极探索“区校企”共建共享新模式,支持区内高校围绕脑与类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建造、医工交叉、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建设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平台,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供给能力。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吸纳科研团队,引进创新创业项目,组建面向市场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新设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和行业联盟,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共治生态。

(二)提升创新产业引领力

4.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

促进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抢抓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对标国家、上海市产业发展新导向,完善本区产业政策体系,争取国家、市级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研发设计等领域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重点商业企业、老字号企业利用知名电商平台发展直播经济和粉丝经济,实现品牌能级跃升。

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聚焦重点区域,大力推动在线新经济发展,高标准建设“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立市区协同推进机制,引导一批新生代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产业功能平台集聚,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新地标。支持大创智示范区等区域以数字化推动科创增效赋智,不断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连续推出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努力成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区。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顺应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需求,科学布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积极推动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上海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场景应用等项目建设,筑牢城市数字化转型底座。加快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技术赋能医养教、文娱购行等民生领域,推出更多优质普惠、便捷高效的数字生活新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构建企业成长“生态圈”

引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阶梯式成长促进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深化“双创小巨人”工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建设,引导一批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成为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聚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化等先导产业,现代设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吸引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形成大中小企业相得益彰、各得其所的集群发展格局。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国有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在创新需求、场景应用、生态构建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大企业整合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等资源,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牵头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联合体、产投对接平台等,与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大企业引领,产学研用相结合,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稳定协作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三)提升创新空间承载力

6.优化创新空间布局

对标世界会客厅,争创滨江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围绕“滨江国际创新带”建设战略布局,以数字文化、在线教育、医疗健康、新型移动出行等业态为重点,着力打造“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支持和引导一批旗帜性、引领性、龙头性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军工路沿线区域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和经济密度。加快世界技能博物馆、大桥公共空间一期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争创市级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上海杨浦滨江生活秀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构建全球创新人才向往的国际水岸。

对标世界级城市副中心,创建大创智国家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升复旦创新走廊核心功能,探索产研城融合创新发展理念,形成集创新创业、投资金融、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开放式、融合式、共享型创新创业集聚区。优化升级信息服务、商贸服务、设计文创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智慧医疗、保险科技、云原生新兴产业,加快大创智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公园、绿轴贯通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凸显“科技+文化”的品牌特色

对标世界级创谷,打造大创谷功能融合区。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提升创新产业集聚度、显示度和贡献度。不断深化城市更新内涵,加快推动长阳创谷一期、四期,互联宝地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开放的创新创业空间。持续发挥全国双创周主会场品牌后续效应,吸引全球人才、技术、平台等资源集聚和落地。

对标世界级创意产业核心区,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全力打造知识经济圈2.0版,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管理科学等优势学科,深化区校合作内涵,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服务生态体系,培育发展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延伸产业,大力推进赤峰路、国康路、彰武路等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级“大创意”产业核心区。

7.形成多元创新载体

推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发布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杨浦区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建设2-3家在上海市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学科技园示范园,推进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依托上海技术交易所探索区内高校成果在大学科技园落地孵化绿色通道,将进场交易成效纳入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作,推进科技园区联合成长基金设立。统筹联动拓展多层次载体空间,形成有效的园区载体使用流动机制,建立与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合作对接模式,畅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链条。

深化创新创业街区功能建设。优化提升创智天地、长阳路、国定东路等创新创业街区业态和能级,加快打造环上理工创新创业街区,引进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客组织和创客领军人物,更新布局一批迎合创新创业者发展需求的创新空间、交流载体和生活服务设施,推出更多“网红打卡地”。面向创业者建设“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让市民推窗即能感受到浓厚的创新创业气息。

提升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服务能级。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支持众创空间加强与大企业交流合作,提升众创空间集群式、内涵式发展水平。鼓励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切实发挥扶持创业企业、带动地区就业功能。推进高校创业指导站建设,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打造多样化创业带动就业载体。充分发挥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平台功能,引领区域创业带动就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国有企业、市场主体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土地,拓宽创业带动就业载体供给渠道,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重点项目。引导民间资本围绕托育、养老、家政等领域建立专业化创业服务平台,打造社会领域创业新标杆。

(四)提升精益服务吸引力

8.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彰显创新杨浦特色,持续优化升级杨浦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扩大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引入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探索对新经济领域知识产权的源头保护机制。拓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领域,不断提升全程网办率,实现更多事项“好办”“快办”。落实和完善对新模式、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争取在扩大“免罚清单”范围,开展“监管沙盒”试点等方面率先探索。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聚焦全球创新创业、长三角联动、在线新经济等主题,策划举办各类国际化、高端化的品牌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郁文化氛围。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大力培育和集聚专业化的科普人才和科普机构,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主体建设数字化、体验型科普基地,打造具有杨浦文化特色的科普品牌。

9.厚植创新人才扎根沃土

打响双创人才服务品牌。聚焦科技创新前沿和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引育一批领军拔尖人才、紧缺产业人才、青年优秀人才。完善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依托杨浦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长三角人才合作联盟等平台,建立人才共育共享长效机制。依托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东部园平台,培育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实做深人才安居、医疗、子女教育等人才服务,精心打造高校校友服务品牌,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加强双创人才教育培训。深化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提升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上海技术转移学院等区域特色平台功能,探索建立面向市场、资源共享、师资互动的培训合作模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双创培训品牌。以上海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和杨浦建设世界技能博物馆为契机,加快建立一批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新职业新技能培训研发,加大各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10.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以深化科创板、注册制改革为带动,依托上海市“浦江之光”行动计划平台,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服务机制,精准、连续、滚动支持本区企业登录以科创板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前瞻布局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节能环保等前沿科技产业赛道,以资本为纽带,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杨浦,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

丰富科技金融产品供给。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政府、担保机构、银行等风险共担机制,打造园区“批次贷”“科技履约贷”市区联动项目、“科创保”等“杨”帆系列金融产品套餐,研究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供应链融资等新模式,鼓励区内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等平台,以多样化、低成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区内中小企业扬帆起航。

(五)提升协同创新聚合力

11.深化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

拓展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功能,不断优化政策设计和运作机制,扩大双创券通用通兑范围,升级创业地图应用功能。推动高校科研能力和双创孵化能力向外辐射,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合作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发展壮大“科创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组织,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集成运用等方面加强合作。支持和鼓励各类创新主体依托长三角科技大市场、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等平台开展交流合作,完善创新资源有效对接机制。

12.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优化创新创业国际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链接国际资源的桥梁作用。深化与美国帕罗奥多市、意大利科莫市等友好城市建设。加强与美国波士顿、以色列、北欧等地区以及湾区委员会等机构的交流合作。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性科技交流活动以及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国家战略,吸引国际化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提升杨浦科创国际化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主动对接国家、市相关部门,完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聚焦关键重要问题,加大跨部门、跨条线组织解决力度,建立规划目标、任务、责任部门等一体化推进落实机制,确保规划任务高质量完成。

(二)保障资金投入

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优先投向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市级相关重大功能性项目、重要改革举措等落地。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优化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多渠道保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

(三)深化部门协同

按照规划指引、分步实施、功能落地的要求,将规划作为制定年度计划、行动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细化落实目标任务,夯实部门工作职责,加强本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协同联动,确保规划任务衔接落实到位。

(四)加强监督评估

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定期监测规划指标、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等落实情况,组织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依法调整规划内容。

 

 

 

 

 

 

 

 

 

 

 


附件

名词解释

 

1.“四高城区”: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是战略目标,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是发展动力,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是重要保障,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是根本目的,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杨浦双创综合指数:指以2013年100分为基期,从双创要素、双创环境、双创成果、双创影响力四个维度构建的一套综合评价杨浦区年度双创发展情况的测评办法。

3.“一廊一圈一谷一园”:一廊是指复旦创新走廊,一圈是指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一谷是指财大金融谷,一园是指上理工产业园。

4.“1+6+4”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指1个产业指导目录、6大类主体政策和4个创新创业配套政策。

5.“20+4+4+1”:20是指20家科技园区;4是指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财大金融谷、上理工产业园;4是指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路和环上理工大学等四大创新创业街区;1是指滨江国际创新带。

6.“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465个。

7.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2018年4月,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指导下,由杨浦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发起成立的旨在促进长三角地区双创资源共享和跨区域融通创新的联合性、公益性组织,成员单位包括沪苏浙皖四地的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三类2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杨浦区为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所在地。

8.“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位于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原先是四平社区里一条200米长、7米宽的小弄堂,改造后聚集了“未来餐饮”“未来娱乐”“新材料应用”“未来出行”“未来办公”等未来生活形态,成为面向2035年生活方式的“原型实验室”群落。


学术活动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学术沙龙
研究活动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
成果出版
CIDEG文库
CIDEG研究论丛
CIDEG决策参考
CIDEG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媒体报道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