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观点

魏加宁:谈中曾根康弘、小泉和安倍政府的竞争政策发布时间: 2017-06-05

    520日,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举办的“聚焦供给侧改革——来自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巡视员、研究员魏加宁就日本竞争政策发言称,日本即使在实施产业政策的时候,也是强调自由企业制度。

     他还提到中曾根康弘改革的最大教训即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货币,最后导致泡沫经济,而日本的小泉和安倍之所以能够推动改革,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桥本首相首先推动了行政体制改革。

     此外他还表示,改革是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其中,日本的一系列改革案例对中国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而例如“日本建立特区”则是向中国学习的。

 11.jpg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刚才八田先生对日本的经济政策演变做了很好的梳理。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日本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进行梳理,左边是产业政策,右边是竞争政策,梳理时就会发现其脉络非常清楚:战后初期的时候,在美国占领军的压力下,当时实行的是解散财阀等等一系列措施,实际上是在强化竞争,废除统治经济;后来,由于冷战爆发以后,美国开始改变政策,要求日本经济自立,在此过程中,日本的产业政策逐渐得到强化,而竞争政策,包括反垄断法在实施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弱化的。从70年代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产业政策开始逐渐弱化,而竞争政策则在不断强化。产业政策从过去的“行政指导”变成了后来的“展望指引”或“指南诱”,实际上是朝更富有弹性的方向转变。大的脉络就是这样。

       关于八田先生讲的几次改革的案例,我们非常感兴趣,对中国也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梳理日本的产业政策史时看到,日本即使在实施产业政策的时候,他也是强调“自由企业制度”,企业自主决策,风险自担。但是有少量的“公社”,也就是国有企业。

       从中曾根康弘当首相时开始,日本对这些过去被认为是公共领域的少量的公社开始进行改革。中曾根康弘的改革主要是所谓“三公社”民营化,一个是国有铁路民营化,再一个是NTT即电话电报公社的民营化,还有一个就是烟草专卖公社的改革。

       关于日本的国铁改革很值得研究。2008年左右,我们为了推动中国的铁路体制改革,曾经把日本的国有铁路改革的全过程写了一个报告,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能展开,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到国研网上去查看,2008年挂出来的。

       日本当时推国铁改革难度非常大,但最后还是成功了。日本一个国土十分狭小的国家,尚且把一家国铁拆分成七家公司,并实行民营化,符合条件的民营化公司就上市,加上NTT改革,于是日本股市大涨。

       但当时实际上还有一个背景,就是日本也在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再加上当时的货币政策失误,没有控制好货币,货币供给过多,最后形成了泡沫经济。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时的日本中央银行在大藏省的领导下,没有独立性,结果造成了货币的大量超发。我认为,中曾根康弘改革的最大教训可能就是在这里,即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货币,最后导致泡沫经济。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在评论八田先生谈到的小泉改革和安倍改革之前,我认为有必要讲一件事情,就是日本在小泉改革之前实际上还有一项重要的改革,这就是桥本龙太郎首相推动的行政体制改革。为什么我要讲这个事情?我认为,中国的一些改革,比如说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之所以搞不好,什么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改革没有到位。而日本的小泉和安倍之所以能够推动改革,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桥本首相首先推动了行政体制改革。

       桥本的行政体制改革有很多重要的措施,比如将省厅(部委)总数从22个压缩到12个,把过去的“以省厅(部委)为中心”转变为“以内阁为中心”;把“官僚内阁制”改变成“议员内阁制”;同时,弱化了代表部门利益的“纵向大臣”,强化了起协调作用的“横向大臣”;还有就是取消了企划厅(相当于我国的发改委);还把过去只负责供给侧政策的“通商产业省”变成了“经济产业省”,同时从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从需求和供给两个侧面一起来研究制定经济产业政策。再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通产省的内设机构,全都打乱重来,从过去的以纵向为主的内设机构设置变成了以横向为主。此外,分拆大藏省,将同时负责国家财政和金融监管的大藏省分拆成现在的财务省和金融厅,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把中央银行独立出,大大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来决定,我想,这恐怕是接受了当年泡沫经济的教训。这就是桥本首相推动的行政体制改革,为后来小泉和安倍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点,关于小泉的改革。小泉改革大家都知道,实际上主要的操盘手是竹中平藏先生,在日本他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是,又有哪一个改革者不是有争议的人物呢?

       小泉改革的理念是什么?——“凡是民间能做的事情就由民间来做”,这个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竹中先生有一个评估,认为日本通产省在产业扶持方面投入的金额大约是美国的两倍。此外,据竹中先生讲,小泉的改革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被动的改革”,比如说化解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改革重组金融机构,这是一个被动的,当时不做不行。这个改革做得比较到位,所以日本的金融机构大多躲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此外,小泉还推动了一些“主动的改革”,推行了邮政体制改革,把银行、保险与邮政业务分离出来,让公共性很强的邮政业务和市场性很强的金融业务各自独立。这些改革的具体措施我就不细说了,只谈一个个人的印象,八十年代我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时候,在东京的大街上常常打不到出租车,尤其上下班高峰的时候,根本打不着出租。但是这些年到日本访问的时候发现,大街上出租车的空车率非常的高,满大街都是空驶的出租车。我原来以为是日本经济现在不行了,后来看了东京大学的一个公开课我才知道,主要是由于小泉时期推改革,开出租车的市场准入放开了,供给增加了,但由于行业协会的限制,出租车的运费价格没有降下来,价格没有放开的结果导致出租车供过于求,空驶率上升。由此可见各种利益集团的阻力还是很大的。


       第五,关于安倍的改革,安倍的所谓“三支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改革措施。但是安倍上来的“第一支箭”就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央行的独立性又给削弱了。安倍上台时,当时日本央行的行长白川方明的任期还有一段时间,好像是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任期届满,如果白川先生去迎合安倍大量发钞的话,很可能下一届行长还能接着干。但是白川先生不愿意承担这个历史责任,提前辞职了。后来换了黑田行长上来发钞票。结果是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了削弱。

       关于“第二支箭”提高消费税,提了一次就遇到了经济下滑,于是又暂时放缓了。


       最后是“第三支箭”,关于改革措施。在改革方面,刚才八田先生介绍过了,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战略特区”,刚好我前两年曾经到日本去考察过它的一些战略特区,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想了很多主意,做了很多事情。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特区的做法,连日本人自己也承认,实际上跟中国学的。所以,改革就是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就说这些。


学术活动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学术沙龙
研究活动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
成果出版
CIDEG文库
CIDEG研究论丛
CIDEG决策参考
CIDEG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媒体报道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