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观点

吴敬琏:经济为何下行,怎样正确应对?发布时间: 2016-04-25

吴老一向观点鲜明。他一再重申,当前我们面对的经济下行是长期的、趋势性的,不是短期、周期性的,所以不能指望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扩张法来解决问题,因为那解决的是短期问题。因为投资效率低,从需求侧着力的措施正面作用越来越小,负面作用越来越大。

 

在两次讲座中,他都着重指出,当前一种不好的倾向是把结构性改革说成是结构调整,而且是要由政府去调,这就完全误解了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政府不是不能出手,但出手要讲究。去库存就下指标,补短板就给补贴,这种苏联式做法是行不通的。”“政府不可能知道哪种技术会成功,好些过剩产业都是过去政策倾斜的”。

 

提起之前网上流传的一篇他的伪作,其中将当前的一些问题归咎为专家造名词,他是完全不赞成的。他说,“专家可以发表各种言论,但最终决定不是专家做的。如果将罪责归咎于专家,禁止发表某些言论,堵塞言路之后,正确的错误的都没了,最终就像小平同志说的变得鸦雀无声,那就更坏了。”

 

现场互动

 

1. 美国、欧洲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现在经济也遇到很多问题。我国将来即使破除了结构性障碍,会不会也出现跟现在的美国欧洲类似的问题?

 

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大的问题,因为市场经济的框架建起来了,但是很多架构还是有问题的。拿西欧来说,民粹主义力量非常强大,凯恩斯主义变成一个潮流,造成许多问题。所以欧洲最近的大选就是向右的,政府大力搞福利这套东西造成的后果很严重。美国也有这个问题。最近的20国集团财长会议最后发了一个报告,要求20国集团进行结构性改革,所以改革是无止境的。

 

在我看来,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大关还没有过。是不是大关过了以后就一劳永逸了?它还是会有问题的,当然情况有所不同,大关没有过问题比较严重。大关过了以后也还会有问题,还要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

 

2. 化解地方债务有什么好的思路和对策?

 

中央批准各地可以发债,这种地方债是带有准主权债性质的,实质上就是中央加杠杆的方法让各地去杠杆。但这只是争取时间,并没有使债务消失。根本上还是要提高效率,提高自身的收入和盈利,用自身的财力去化解债务。

 

最近又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债转股。我参与了90年代债转股方案的设计,当时和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一起进行了讨论。基本的方法一共有两种:一是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接收过来;二是由银行出面,成立一个附属机构,好资产继续运营,坏的资产则由这个附属机构接收过来慢慢消化。当时我们的建议是用政府为主的办法,但是和美国的办法有区别,由四大行分别成立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然后由财政部、中央银行注资,把坏资产吃掉然后再吐出来。后来这四个资产管理公司都变成了投资银行,虽然回收的比例不太高,但是把当时整个银行体系完全无法运转的状态给改变了。

 

这次的债转股好像是银行自己为主的,那就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参见吴晓灵:《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去杠杆——兼谈对债转股手段的运用》——小编注),特别要防范道德风险(参见周小川:《关于债转股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小编注)。

 

3. 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有关联性吗?

 

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当然是有关联性的,但如果问中国股市是不是中国经济健康程度的晴雨表,那我斗胆说一句:没有关联!但经济不健康的病灶往往能够从股市中看出来。

 

中国股市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国务院证券委(证监会的上级机构)为股市设定的任务,那就是为国企服务,也就是说要圈钱。高西庆曾经专门写过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我觉得很深刻。他说股市为什么要监管,那是因为广大投资者和企业领导人以及大券商之间的信息高度不对称,因此监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有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最严重的就是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监管的正确路线,就是要有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我们一直用的监管路线是实质性审批。什么时候上市?审批一次;上市规模多大?审批一次;卖多少钱?审批一次。为什么一个明明正确的监管路线在中国实行不了?他委婉地说了,如果要放弃现有的监管路线,就意味着要放弃巨大的权利和利益,除非爆发灵魂深处的革命。

 

抛开那些大的寻租者不提,我们一般的股民大多也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经济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是不一致的,而大众往往看重短期利益,有些人就利用了这一点。

 

4. 经济下行,收入缓增,为何房价猛涨?这种情况能否持续?

 

资产市场状况和经济强弱、健康与否不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资产价格一方面取决于资产收取回报的能力,如房租之于房价、企业盈利之于股价,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价格是一个货币现象,它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流动性决定的。

 

过去,货币的标的物主要是消费品,所以货币的超发主要表现为CPI的上升。但现在资本市场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就导致当货币超发时,消费品价格没有上涨,涨的是资产价格。特别在资产负债表发生问题、现金为王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所以在中国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与其说与经济有关,不如说与货币的松紧有关。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心理因素。资产价格正是由这些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货币。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货币并没有超发,但我认为是明显超发了,货币量和GDP的比例已超过200%。这样一来,风险也越来越大,因为天下没有不破的泡沫,泡沫越大,破坏力也越大。

 

(来源:金融客平台)


学术活动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学术沙龙
研究活动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
成果出版
CIDEG文库
CIDEG研究论丛
CIDEG决策参考
CIDEG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媒体报道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