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观点

白重恩:考虑向消费者发放碳交易配额有利于共同富裕发布时间: 2021-10-06

虽然“双碳”目标约束企业选择,但仍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正向影响。近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白重恩教授在中国零碳计划发布仪式上表示,碳中和目标可以从多个方面释放中国经济活力,推进共同富裕就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碳中和的目标,如果做的好,将有利于更好的共享,推进共同富裕”,白重恩表示。


他以碳交易机制举例称,目前碳交易市场是将配额发给企业,而未来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碳配额发放给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的消费者,这样他们就有了一部分资产。“如果我消费者减少对碳的依赖,可以把剩余的排放权拿到市场上去,这也是一个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


白重恩坦言,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潜力影响很复杂。一方面,碳中和的实现是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给碳达峰到碳中和只留出30年时间,远远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周期,而且中国本身高度依赖煤炭。不过,白重恩认为,双碳目标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速下降。


“尽管总目标带来极其艰巨的挑战,但是如果考虑到在创新方面、克服机制障碍方面、在更好的开放竞争优势方面,加上制度设计上更好的体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觉得碳中和的背景下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白重恩表示。


碳中和或会倒逼政府支持创新。白重恩称,研究普遍发现,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回报通常小于给社会的回报,因此创新如果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仍然不够,没有达到社会最佳的水平。不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下,中国各级政府可能会给与更大力度的支持,助推高质量的创新。


白重恩还表示,双碳目标可能会帮助中国克服体制机制的一些障碍。比如,中国在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均存在不合理的限制,比如一些“僵尸企业”进入过剩产能,而地方政府为了保就业并不让企业退出,不过,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退出可能会变得更加有效。


“尤其是高碳强度的行业,本来为了稳定把它养着,如果利用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推出,给更高效效率的企业创造空间,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过去准入方面也是多多少少有一些隐形障碍,如果我们做的事情确实能够帮助更快实现碳中和,就会有更有利的支持。”白重恩表示。


白重恩还提到,目前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能够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让中国绿色技术加大国际合作,也会使得增长潜力提升。


双碳计划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变量之一。据白重恩介绍,双碳计划、国际环境、新冠疫情是主要的不确定来源。如果不考虑上述影响,参照东亚四国和西欧14个经济体的历史数据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5.6%,在接下来两个五年内的年增长率分别是4.9%和4%。



学术活动
清华-财新论坛
学术年会
国际会议
学术沙龙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CIDEG竞赛
研究项目
产业发展
环境治理
制度变迁
研究报告
CIDEG政策研究报告
最新研究报告
历年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团队
研究员
博士后
访问学者
成果出版
CIDEG研究论丛
CIDEG文库
服务经济译丛
服务外包与中国服务业发展丛书
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