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观点

薛澜:促进创新合理规制有机协调 进一步激励企业研发发布时间: 2021-12-01

11月30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CIDEG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薛澜出席“2021年搜狐财经峰会”,并发表题为“后疫情时代创新:系统演变与生态构建”的演讲。


薛澜指出,新兴科技能够给我们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看到,但另外一点,新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的确蕴含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前段时间社会对人脸识别的应用可能也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讨论。


另外一点,更长远的,这些技术信息应用,包括新兴技术信息应用,可能一两个地方应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全社会大规模应用技术的话,就可能有积累性的风险,而且这可能是长远的,不可逆的。


当然还有一些技术的应用,潜在的可能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比如说基因编辑技术,这个大家也很担心,会不会以后整个就改变我们人类自身,我想这些风险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这些最新的前沿科技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社会收益,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这是第一个大的趋势。


针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薛澜提到,过去这些年,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现在我们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在建立一个创新的生态,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知识,资本和市场和企业进行有机的沟通,这是我们现在科技创新的新格局。


关于怎么样营造新的创新治理发展环境,薛澜表示,到了今天,我们讲到新的范式是创新生态系统,这里不仅仅是创新系统本身,其实包括用户和社会对创新价值的认识也都纳入到这个体系来,所以我们进入到创新范式的3.0,所以这个变化我们必须得认识到。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层面,首先要促进创新和合理规制的有机协调,要进一步激励企业研发;第二个是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体系的构建,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构建,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企业科技力量、地方科技创新等等,这些都会起到更新的作用;另外,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最核心的还是要依靠市场,依靠企业的创新力量解决很多问题,同时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开放合作拓展。


在微观层面,在新型发展格局下创新生态的构建在企业层面怎么做,首先企业要成为负责任的创新者,尤其有些创新有一些负面外部性,对社会有不利影响的时候,企业内部怎么建立一种机制防止这种外部性的扩大;第二点怎么样能让政府合理承担创新风险,因为的确很多前沿领域创新风险是很大的,这时候政府要在这方面更多支持;第三要解决市场监管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跟政府有更好、更多合作的沟通机制;最后要在国际环境下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来源:央广网


学术活动
清华-财新论坛
学术年会
国际会议
学术沙龙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CIDEG竞赛
研究项目
产业发展
环境治理
制度变迁
研究报告
CIDEG政策研究报告
最新研究报告
历年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团队
研究员
博士后
访问学者
成果出版
CIDEG研究论丛
CIDEG文库
服务经济译丛
服务外包与中国服务业发展丛书
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