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新闻

张海滨谈从哥本哈根到巴黎以来: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巨大变化发布时间: 2016-09-26

9月22日,作为“全球治理的未来”2027高端青年领袖峰会的主题内容之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受邀举行专题讲座。张海滨教授演讲的主题为“从哥本哈根到巴黎以来: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巨大变化”。参与本次北京峰会的30多名成员和部分清华公管学院留学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blob.png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


张海滨教授指出气候变化的议题涉及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全球治理,一个是大国关系。前者反映了气候变化对国际社会治理带来的巨大挑战,而后者意味着主要国家间的关系调整对于共同应对气候问题的影响。杭州G20峰会就体现了大国在共同参与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围绕中美何以从2009哥本哈根大会上互不妥协到2015巴黎峰会的达成一致的问题,张海滨教授先介绍了两国气候合作的重要性。根据2012年的数据,中美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44%,初级能源使用量占全球40.8%,碳消费量则是全球的61.9%;此外两国庞大的GDP、人口和双边贸易额也意味着必须承担环境保护的相应责任。但另一方面,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人均GDP仅为美国1/8的中国自然会有其他的考量。

 

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因为中美的僵持不下被蒙上阴影,直到会议最后一刻,中美都未能在巨大分歧面前达成妥协,以至于认为峰会是”完全失败“的声音不绝于耳。会后,美国舆论近乎一致地抨击中国政府的表现和承诺,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由于峰会最终却并未能出台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文本,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小国均对联合国机制表达失望。张海滨教授认为,导致大会合作破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主要国家采取过于情绪化的态度对待气候变化合作;更为重要的是,中美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理解不同,美国要求中国在减排行动上落实“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Measurable, Reportable and Verifiable),对中国在碳减排上的透明度信任不足。此外,资金问题和长期目标上的不一致也构成了两国未能在哥本哈根达成妥协的原因。

 

2009年以来,中美就气候议题展开更为密切的双边磋商。中美双边分别在2013–2016年四年内连续签署“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在2013—2015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框架内组建气候变化工作组等。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美之间的伙伴关系就目标、减缓、资金、技术等协议核心内容达成一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会后握手露出会心的笑容,向外界传达出中美透过《巴黎协定》以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信号。

张海滨教授认为,促使中美从对立走向合作有如下原因:其一,对于两国,气候变化在国内政治议程中正日益趋同,两国都致力于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因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更符合彼此的国家利益。落实减排和抑制全球变暖的承诺,改善国内的生态环境,是中国政府谋求执政的正当性(legitimacy)的要求,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此外,中美两国的执政团队建立的良好工作关系,两国借助气候合作稳定中美关系,领导人的人格特质和偏好(personality and preferences)的相似性等也使得中美从对峙到合作成为可能。

 

讲座最后,张海滨教授对全球治理和双边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分析。全球性的治理危机对两国更强的合作关系提出了要求,中美都应该负责任地共同应对。两国拥有共同参与国际事务的巨大空间,共同利益大于差异。从巴黎峰会到杭州G20,作为合作伙伴的中美通过积累互信也显示出对未来的信心。作为具备一定特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在国际合作中扮演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桥梁角色,避免陷入两者中的孤立地位,以协调全球治理的争端和分歧,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讲座记录:CIDEG实习生 程琦

编辑:CIDEG


学术活动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学术沙龙
研究活动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
成果出版
CIDEG文库
CIDEG研究论丛
CIDEG决策参考
CIDEG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媒体报道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