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CIDEG > CIDEG 新闻

CIDEG召开“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社会政策研究专家座谈会发布时间: 2020-05-24

5月24日下午,由CIDEG主办的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社会政策研究专家座谈会在线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董幼鸿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CIDEG学术委员高世楫,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张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艳玲教授,公众环境参与中心主任马军,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向霆,深圳“老土”合作社创始人罗易,成都芽与根秘书长赵璐及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郑卫纲等专家参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教授主持座谈会。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CIDEG主任陈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刘冰,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关婷,中山大学传播学院公共传播系副教授张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CIDEG博士后杨越等项目成员与各位专家就“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动环保信息公开,促进公众参与,发挥环保 NGO 的作用,有效发挥科技支撑在生态环境全民行动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薛澜教授首先对研讨会的主题做了简要说明,接着邓国胜教授对课题研究目标和进展进行介绍。“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社会政策研究从“十三五”期间环境政策的落实效果入手,分析现有环境政策制度与政策落实推进效果,总结其先进经验,分析其失败原因,并结合当下环境,提出“十四五”期间的生态环境政策建议。研究广泛收集了现有环境政策涉及主体的响应,结合相关产业发展情况,从不同主体出发,提出富有建设性意见的政策指导。


随后,与会专家就研究主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董幼鸿教授以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为例,指出在环境文化养成方面,要参考上海垃圾分类的经验,以小区为单位培养居民的意识。同时培养基层社区能人,发挥其感召力、发动力、影响力,带动小区内的民众。高世楫老师认为要结合东中西区域不同的环境污染、环境信息情况,设计地方性信息公开的细则。鼓励社会组织和民众合法合规提出环境信息公开诉求,第三方机构发布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排行榜,实现信息公开外部软约束。向霆老师则建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区域差异,研判东、中、西区域的地区不同,对建、治、管,进行科学规划,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联动、环保工作与其他工作协同,使用使用经济手段传动环保动能,实现落后产能淘汰。


同时,张宁教授指出解决环境邻避问题更需要一种全过程治理,从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公众关怀,从政策实施全过程回应保障社会公众切身利益。何艳玲教授谈到作为社会治理一部分的环境治理,要将环境议题嵌入基层治理中;在实现环境福利的过程中,做好利益协调和重点利益相关者的确定。马军老师则从信息公开监督的角度进行点评,他认为要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的环境标识认证,需要通过环境设施向社会开放+数据信息链接,使得监督更具通用性。同时对产业激励有效的绿色生产消费,以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等方式串联产业链,推动绿色供应链的一致化评价。罗易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就环保社会组织的挑战进行阐述;张建宇老师提议发挥科技监督的作用,以区块链证据链等手段促进群众举报;赵璐老师通过一系列创新理念设计的环保公益项目帮助青少年了解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复杂性,鼓励青少年参与环保事业;郑卫纲老师则聚焦于农村环保困境,分析现有农村环境治理效果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本次研讨会的讨论对“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社会政策研究提供了切实的参考和建议。


学术活动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学术沙龙
研究活动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
成果出版
CIDEG文库
CIDEG研究论丛
CIDEG决策参考
CIDEG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媒体报道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