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专题研讨

CIDEG2018学术年会在清华举行发布时间: 2018-04-22

现场回顾


年会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进行讨论,特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CIDEG理事长陈清泰做主题发言。下半场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开放何去何从”进行讨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CIDEG学术委员隆国强做主题演讲。年会还邀请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CIDEG理事星岳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源,以及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奖者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张冬、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何国俊参与上半场的讨论。

在下半场的讨论中邀请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CIDEG学术委员巴瑞·诺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CIDEG学术委员査道炯,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获奖者香港大学助理教授乔仕彤,以及首届“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提名奖获奖者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系教授钟宁桦和亚洲成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晓男共同参与了讨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CIDEG主任薛澜教授介绍了年会主题内容和主要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出席了会议并做总结发言。众多CIDEG理事会及学术委员会,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本次年会,现场200余名听众和近2万名网友通过视频直播共同参与了讲座。


1524711834084036661.jpg


薛澜主任介绍年会内容


薛澜教授在开场介绍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与对外开放两个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当今的发展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最近这段时间包括中美贸易的争端以及中兴事件等问题,大家对这个问题更加关注了。2006年在中长期科技规划中提出自主创新,关于创新一方面是如何自主创新,发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融入国际创新体系和产业链分工。所以这两者之间始终有一定的张力,现在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今天的年会来讨论这个问题,应该说是非常及时的。


上半场主题发言:陈清泰


1524706475137044544.jpg


CIDEG理事会理事长陈清泰


CIDEG理事长陈清泰首先发表了题为“创新驱动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主题演讲。陈清泰理事长从五个方面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进行分析,包括从经济发展阶段的悄然变化;追赶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构建保障企业和员工流动性的基础设施。

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必须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以持续的效率提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创新驱动是一个门槛较高的增长方式,增长动力的转型有赖于体制、机制的改革。正是这种创造性破坏,使新的创新不断替代旧的创新,才能保障经济效率的持续提升。但他认为尽管面对挑战,我国经济转型,恰恰与这轮工业革命交集,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轮调整确实有足够的必要性,但应当放到转变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来部署,争取实现消除产能持续超常规过剩的原因。


上半场对话


1524707107239022941.jpg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CIDEG学术委员会委员星岳雄


在上半场的对话环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星岳雄表示非常赞同所谓创新驱动型的经济以及中国即将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并提出可以参考日本转型期的类似经验,从追赶型经济体制转向创新驱动型的体制,同时必须对整个经济和如何让劳动力获得更高流动性进行变革。


1524707647763074752.jpg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肯定了中国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并详细叙述了中国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后发优势,认为相对试错的时间、精力、成本相对较低,且拥有多层次、大规模的市场等优势。


1524707967132066970.jpg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副教授周源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副教授周源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有的技术可能后发劣势比较明显。 从微观层面,可能有企业复杂平台技术的追赶问题。从宏观层面,有即所谓产业竞争下带来的全球化或者反全球化背景的产业博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体制、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在政府的创新治理的机制上有所创新。


1524708482854024142.jpg


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张冬


香港岭南大学助理教授张冬表示陈清泰理事长的讲话引发了自己的思考,他谈到在工业4.0的极端,规模经济和人力资本很容易让中国在某些领域迅速达到世界前沿。而政府应该对产业进行协调,形成区域的产业链。


1524708796194057216.jpg


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何国俊


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何国俊非常认同陈理事长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应该靠创新驱动,以及关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的论述和基本建议。他从环境经济学研究出发,提出很多政策问题其实都是技术问题,所以需要依靠科学方法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政治问题。


下半场主题发言:隆国强


1524709119256019924.jp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CIDEG学术委员会委员隆国强


学术年会的下半场,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CIDEG研究员赵静主持。

首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先生发表了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开放何去何从”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新形势下讨论中国对外开放,要考虑怎样用好外部的资源、外部的市场,服务于中国在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需不足、竞争加剧、保护主义的抬头等新挑战。同时作为大国要提升应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国际环境,创造机遇。他指出中国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削弱,应尽快培育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和服务新优势,要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从开放对象和开放领域上要更加全面。第二,经济开放还要更多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中,通过内部的深化改革,使原有传统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尽快拥有国际竞争力,通过进一步扩大改革和深化开放,来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要主动整合外部资源,建设一个贸易强国。最后,他指出开放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是金融安全底线;二是资源能源安全底线。


下半场对话


1524709525662082774.jpg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教授、CIDEG学术委员会委员巴瑞·诺顿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因病未能到达会议现场,他委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巴瑞·诺顿教授代为转述他的评论观点。刘遵义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避免和削减过剩的投资,增加中国的资本回流率,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改革,因此任何新的投资都应该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央政府应该出台一个包含已知的产能过剩的各个产业的全面名单,并明确禁止对这些领域继续投资。他提出世界各国在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取决于进一步开放的经济政策。

巴瑞·诺顿教授则认为产业政策应该是长期的、战略性的,应完善的考虑到国际伙伴和竞争者的反应。他建议,中国实行一个“开放性的产业政策”,重申中国的产业政策在原则上应该允许外国企业、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公平竞争。


1524710068724099224.jpg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CIDEG学术委员会委员査道炯


站在国际关系的角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査道炯教授以中美贸易纠纷为例,进一步指出应改造WTO,使其去国家化,在WTO框架下,保证标准的统一,保证自由、公正和对等的开放。


1524710310416005906.jpg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系教授钟宁桦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系钟宁桦教授阐述了众多开放问题的本质在于中国各种经济要素并非市场化配置。以行政的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不佳,应尝试借助外部市场压力、借助外部的摩擦真正推进国内的转型,推进国内高质量经济增长。


1524710469634065134.jpg


香港大学助理教授乔仕彤


香港大学助理教授乔仕彤则提出“开放”的基本概念问题,以及WTO要重启谈判是不是有可行性的问题。并从其法律角度出发,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开放促进国内不仅是贸易产业政策,甚至是更广程度的政策、法律制度的变革。


1524710656777079787.jpg


亚洲成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晓男


亚洲成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晓男充分肯定了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扮演的角色,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以其学者的观察,认为应该仔细思考政策的导向方面是否真正促进了市场的效率,会不会造成市场的扭曲,认为贸易争端归根到底是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1524710809994043230.jpg


吴敬琏主席总结发言


学术年会的最后,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做了总结发言。吴敬琏主席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制度变革三个方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其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先是关于环境治理方面,简单的行政措施可能取得短期的效果,但其根本在于增长方式、增长模式的转变问题。这主要是制度上、政策上的条件的深入研究。其次,对外开放是不是要继续,国内改革怎样能够更加深入,这些争论能否促进我们自己的改革开放政策落实。而作为一个研究者,应该冷静、科学、客观的观察,找到问题的根本,提出确实有利于我们这个国家、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正确的对应策略。吴敬琏主席最后强调应创造更多的机会,对供给侧改革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CIDEG编辑 撰稿)


学术活动
主题论坛
专题研讨
学术沙龙
研究活动
研究项目
研究报告
成果出版
CIDEG文库
CIDEG研究论丛
CIDEG决策参考
CIDEG研究通讯
其他出版物
媒体报道
关于CIDEG
CIDEG 新闻
CIDEG 观点
CIDEG简介
CIDEG年报
联系我们